本文作者:小旺

历史的食谱 食疗有哪些

小旺 2024-11-24 35
历史的食谱 食疗有哪些摘要: 中华饮食历史悠久,具有历史典故的什么?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饮食的洁净及卫生是传统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孔子可以说是中国饮食安全的第一人,孔子认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贻而锅...

中华饮食历史悠久,具有历史典故的什么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饮食的洁净及卫生是传统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孔子可以说是中国饮食安全的第一人,孔子认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贻而锅,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

历史的食谱 食疗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失饪,不食。

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

历史的食谱 食疗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惟酒无量,不及乱。

历史的食谱 食疗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饮食史上的四次革命?

中国历史上称得上第一次饮食革命的,应该是夏商时期开始出现的“鼎食文化”。进入春秋战国时代,随着“礼崩乐坏”,又开始中国第二次饮食革命。饮食的等级性被逐步打破,食物和器具的垄断不复存在。进入秦汉时期大量新物种被引进中原,中国又开始第三次饮食革命。唐朝开始的第四次饮食革命

远古人,古人,现代人分别吃什么?

关于远古人吃什么,有一个案例给了现代人直观感受的机会,就是奥茨冰人(Ötzi the iceman)。

刚被发现时的奥茨冰人:

1991年,两名登山者在阿尔卑斯山东麓(意大利境内)发现了一具上身***,下半身掩埋在冰雪中的尸体。报警后,经过专业人员分析,认为是一具古尸,大致生活在5300年前——对应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

根据尸体复原的奥茨冰人生前形象:

奥茨冰人死时年龄大约45岁,背部有石质箭头造成的伤口,手也受了伤。他的肺部呈黑色,是因为长期在野外过夜,吸入过多的篝火柴烟造成的。

这个远古时期的人类死前不久曾大量进食,在胃部肠道中的大量残留物,为学者分析远古人类的饮食习惯提供了机会。

分析结果表明奥茨冰人的食物包括

单粒小麦(Triticum monococcum,也称为一粒小麦)研成粉做成未经发酵的面饼。单粒小麦是人类栽培的原始小麦品种,新石器时代广泛分布于从西亚到西欧地区,和今天普遍栽种的小麦品种不同

羱羊(Capra ibex)的肉和脂肪。这是一种野山羊,居住在高海拔的欧洲阿尔卑斯山地区。

马鹿(Cervus elaphus)的肉或内脏。这是一种大型鹿类,分布于亚洲、欧洲、美洲的高山地区。

根据现有考古和记载简单总结远古人是杂食,只要同类在往嘴里塞的都吃,古人吃杂粮,所谓杂粮指经培育能入口的食物,到现代人吃的应该叫粮食,粮食是指人们经过分门别类培育的各种食物,大家说对吗?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jsgmh.com/post/17257.html发布于 2024-11-24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