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谱的变迁 食材怎么做
如何循序渐进地从酸性体质转变为碱性体质?
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在网上有很多说道,大部分文章否认酸碱体质的说法,甚至说是伪科学。
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这种说法有根据吗?
西医推崇酸碱平衡,中医推崇阴阳平衡。西医把酸碱失衡分为;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低水平的代谢性酸中毒就是我们说的酸性体质,低水平的代谢性碱中毒就是我们说的碱性体质。
如何定义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
下面摘录《酸碱失衡及治疗》(第161页)健康人习惯性进食净产酸的食物时通常产生一种慢性低水平的代谢性酸中毒状态,其严重程度与食物引起的NEAP(酸的净生成)产生的多少直接相关。因此当食物的净酸负荷为零时,健康人就既没有代谢性酸中毒状态,也没有代谢性碱中毒状态。由此,我们提出把NEAP为零时的血浆酸碱组分作为诊断代谢性酸碱紊乱的参照点。
低水平的代谢性酸中毒(酸性体质)对健康有没有危害?
下面摘录《酸碱失衡及治疗》(第157页)这里我们讨论的是摄取典型的现代美国食物的人们的酸碱生理学问题,由于这些食物的性质以及老龄化的效应,很多原本健康的成年人经受了慢性、进行性的、有害健康的高氯代谢性酸中毒。(氯属酸性离子)
低水平的代谢性酸中毒(酸性体质)能致病吗?
摘录《酸碱失衡及治疗》(第158页)我们将讨论一些由前农业时代向后农业时代转变过程中,食谱变化导致的病理状况;阐述食物引起的,随年龄增长而加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状态、缺乏碱中毒状态,同时伴有食物中K+(钾)缺乏;以及以上情况对老龄相关疾病,如骨质疏松、泌尿系统结石、高血压、卒中、肾功能不全等的致病作用。
如何循序渐进地从酸性体质转变成碱性体质?
摘录《酸碱失衡及治疗》(第178页)有人也许会问:像人类祖先那样习惯性摄入净碱负荷的食物(20~100mmol/d)能重新建立全身酸碱平衡状态吗?答案是肯定的:在正常人,摄取低NaC l饮食并摄入少量碳酸氢钠增加碱生成,是可以重建酸碱平衡状态的。
人类吃***集型的碱性食物和喝天然碱性水,持续了进化的500多万年。 只要习惯性的吃碱性为主的饮食,就可以恢复到酸碱平衡状态。也就是说,老祖宗以碱性食物为主,我们以碱性食物为主。老祖宗喝天然碱性水,我们以选择喝天然碱性水,让体内代谢后有剩余的碱,就可以慢慢变成碱性体质。
首先酸性体质、碱性体质这些概念就是错误的,是不存在的,转化更无从谈起。
关于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有很多说法,例如酸性体质更容易生病,转变为碱性体质更健康,酸性体质更容易患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其实这些说法都是伪科学。
酸碱性指的是人体血液的酸碱性,也就是血液的pH值,pH值是衡量酸碱度的一个指标。血液pH值的范围是7.35~7.45,是偏碱性的。人体通过系统的调节,可使血液pH值总是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人体是十分复杂的,从血液到尿液,不同体内环境pH值不同,单一的一种体液的酸碱度是不能代表人的体质的酸碱性的。因此,血液不等同于体液,血液酸碱度不能代表体液的酸碱度。
在人体不同环境体液酸碱度是不同的。在人体有些内环境,必须偏酸性才算是健康的。
例如人体的胃液是酸性的,才能发挥消化的作用。尿液也是偏酸性的,因为肾脏排泄酸性的物质比碱性的物质多。还有皮肤的pH值偏酸性,5.5左右,因为细菌不喜欢待在酸性的环境里,所以皮肤偏酸性可以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而女性***也是酸性的,pH值4.5,可减少***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如果将这些环境的酸性变成碱性,碱性变酸性,那么人的健康就要出大问题了。
所以,所谓的“酸性体质、碱性体质、中性体质”是不存在的,是错误的概念,把酸性体质转变为碱性体质等说法更是伪科学。
幼儿园里幼儿的食谱要根据当地不同季节和幼儿饮食特点制定,并什么进行更换?
食谱的制定应该由园所的营养师、保健医生、后勤园长、厨师长共同参与完成,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做到精细化、多样化、荤素搭配,还应根据季节的变化改变食谱内容。
如夏季天气炎热,幼儿出汗较多,容易导致水分、无机盐和水溶性维生素的流失,这时可以多加一些菜汤、鱼汤、肉汤、豆腐汤以及番茄、菜花、菠菜等深色蔬菜,为幼儿补充营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jsgmh.com/post/16783.html发布于 11-11